旋转木马的升降摇摆机构pdf
来源:国际利来赢来就送38 发布时间:2025-01-17 03:55:40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有斜底座, 斜 底座的上表面与下表面之间的夹角为1030度, 中心杆上套设有上平台, 上平台与斜底座滑动连 接, 上平台上方固定连接有大锥齿轮, 大锥齿轮 与中心杆转动连接, 所述大锥齿轮上啮合有若干 小锥齿轮, 小锥齿轮连接有连杆机构, 连杆机构 包括与小锥齿轮的齿轮轴固定连接的第一连杆, 第一连杆转动连接第二连杆, 第二连杆转动连接 有第三连杆, 第三连杆与上平台转动连接。 本实 用新型利用连杆机构来驱动木马, 让木马的摇摆 运动更贴近于真实的奔跑动作; 利用斜底座来实 现木马的升降起伏, 有更好的视觉效果; 斜底座 采用单独的驱动装置, 给乘坐着提供一种更刺激 的游玩方式。 权利要求书1
3、页 说明书3页 附图4页 CN 212141448 U 2020.12.15 CN 212141448 U 1.一种旋转木马的升降摇摆机构, 包括中心杆 (1) , 其特征是, 所述中心杆 (1) 上固定 连接有斜底座 (2) , 斜底座 (2) 的下表面为平面, 斜底座 (2) 的上表面与下表面之间的夹角为 10-30度, 所述中心杆 (1) 上套设有位于斜底座 (2) 上方的上平台 (3) , 上平台 (3) 与斜底座 (2) 的上表面滑动连接, 上平台 (3) 上方固定连接有大锥齿轮 (4) , 大锥齿轮 (4) 与中心杆 (1) 的上端通过万向联轴器进行转动连接, 所述大锥齿轮 (4
4、) 上啮合有若干均布的小锥齿轮 (5) , 小锥齿轮 (5) 连接有连杆机构 (6) , 连杆机构 (6) 包括与小锥齿轮 (5) 的齿轮轴固定连接 的第一连杆 (61) , 第一连杆 (61) 的另一端转动连接第二连杆 (62) , 第二连杆 (62) 的另一端 转动连接有第三连杆 (63) , 第三连杆 (63) 的另一端与上平台 (3) 转动连接, 所述第一连杆 (61) 最短且做整周运动, 所述第三连杆 (63) 做变速往返摆动。 2.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木马的升降摇摆机构, 其特征是, 所述上平台 (3) 上固 定设有固定架 (7) , 所述小锥齿轮 (5) 的齿轮轴穿过固定架
5、 (7) 连接第一连杆 (61) , 所述上平 台 (3) 上还固定设有支座 (8) , 支座 (8) 包括两个对称且间隔设置的座板 (81) , 所述第三连杆 (63) 位于两所述座板 (81) 之间并通过销轴与两个座板 (81) 转动连接。 3.依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木马的升降摇摆机构, 其特征是, 所述上平台 (3) 上可 拆卸设有下端开放的防护罩 (9) , 所述大锥齿轮 (4) 和小锥齿轮 (5) 均位于防护罩 (9) 内部, 防护罩 (9) 上开设有供所述支座 (8) 穿过的缺口, 所述连杆机构 (6) 位于防护罩 (9) 外。 4.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木马的升降摇摆机构,
6、 其特征是, 所述中心杆 (1) 的下 端连接有驱动装置, 所述斜底座 (2) 的下表面上固定设有套在中心杆 (1) 上的座套 (21) , 座 套 (21) 连接有另一驱动装置。 5.依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旋转木马的升降摇摆机构, 其特征是, 所述斜底座 (2) 下方 转动连接有下端开放的大底座 (10) , 大底座 (10) 上开设有检修口 (11) , 所述中心杆 (1) 和斜 底座 (2) 所连接的驱动装置均位于大底座 (10) 内。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12141448 U 2 一种旋转木马的升降摇摆机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游具领域, 尤其是一种旋转
7、木马的升降摇摆机构。 背景技术 0002 旋转木马以模拟马实际运动形式为主要运动方式, 让乘坐者产生好像真的在骑马 的错觉。 但现有的旋转木马通过曲轴带动仅仅实现简单平缓的上下前后圆周运动, 同时辅 以公转, 不能充分模拟马的实际奔跑运动, 所以给乘坐者以缺乏激情且不逼真的体验感, 这 就需要对木马的运动形式加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针对上面讲述的情况, 为克服现存技术之缺陷, 本实用新型之目的是提供一种旋转木 马的升降摇摆机构, 以更真实的复合摇摆运动来带给乘坐者更好游玩体验。 0004 其解决方案是, 一种旋转木马的升降摇摆机构, 包括中心杆, 其特种在于, 所述中 心杆上固定连接有
8、斜底座, 斜底座的的下表面为平面, 斜底座的上表面与下表面之间的夹 角为10-30度, 所述中心杆上套设有位于斜底座上方的上平台, 上平台与斜底座的上表面滑 动连接, 上平台上方固定连接有大锥齿轮, 大锥齿轮与中心杆的上端通过万向联轴器进行 转动连接, 所述大锥齿轮上啮合有若干均布的小锥齿轮, 小锥齿轮连接有连杆机构, 连杆机 构包括与小锥齿轮的齿轮轴固定连接的第一连杆, 第一连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第二连杆, 第二连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三连杆, 第三连杆的另一端与上平台转动连接, 所述第一 连杆最短且做整周运动, 所述第三连杆做变速往返摆动。 0005 优选地, 所述上平台上固定设有固定架,
9、所述小锥齿轮的齿轮轴穿过固定架连接 第一连杆, 所述上平台上还固定设有支座, 支座包括两个对称且间隔设置的座板, 所述第三 连杆位于两所述座板之间并通过销轴与两个座板转动连接。 0006 优选地, 所述上平台上可拆卸设有下端开放的防护罩, 所述大锥齿轮和小锥齿轮 均位于防护罩内部, 防护罩上开设有供所述支座穿过的缺口, 所述连杆机构位于防护罩外。 0007 优选地, 所述中心杆的下端连接有驱动装置, 所述斜底座的下表面上固定设有套 在中心杆上的座套, 座套连接有另一驱动装置。 0008 优选地, 所述斜底座下方转动连接有下端开放的大底座, 大底座上开设有检修口, 所述中心杆和斜底座所连接的驱动
10、装置均位于大底座内。 0009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对比现存技术有利用连杆机构来驱动木马的创新点, 让 木马的摇摆运动更贴近于真实的奔跑动作; 利用斜底座来实现木马的升降起伏, 乘坐者在 上升至最高点时前方无遮挡, 相比普通旋转木马中总有同升同降的操作有更好的视觉效 果; 斜底座采用单独的驱动装置, 斜底座转动后加剧木马的升降频率, 给乘坐者提供了一种 更刺激的游玩方式。 说明书 1/3 页 3 CN 212141448 U 3 附图说明 0010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示了斜底座的倾斜角和中心杆的轴线与大 锥齿轮的轴线为本实用新型上表面结构示意图;
11、0012 图3为摇摆机构机械简图; 0013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安装大底座后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5 由图1-4给出, 一种旋转木马的升降摇摆机构, 包括中心杆1, 其特种在于, 所述中 心杆1上固定连接有斜底座2, 斜底座2的的下表面为平面, 斜底座2的上表面与下表面之间 的夹角为10-30度, 斜底座2的倾斜角越大木马的升降幅度越大, 将斜底座2的倾斜角设置在 10-30度的范围内, 避免过大的升降动作摔落乘坐者, 所述中心杆1上套设有位于斜底座2上 方的上平台3, 上平台3倾斜放置, 倾斜角度与斜底座2的斜面倾斜
12、角度一致, 上平台3上开设 竖直的孔, 孔的内径大于中心杆1的直径, 中心杆1穿过孔, 即中心杆1与上平台3之间为虚 套, 没有动力传输, 上平台3与斜底座2的上表面滑动连接, 上平台3为圆盘状, 上下表面平 行, 当上平台3转动时, 就会在斜底座2的斜面作用下上下起伏, 完成木马在公转过程中的上 下升降运动, 上平台3上方固定连接有大锥齿轮4, 大锥齿轮4与中心杆1的上端通过万向联 轴器进行转动连接, 中心杆1为主动件, 将动力通过万向联轴器传输给大锥齿轮4, 大锥齿轮 4直接带动上平台3转动, 转动过程在斜底座2的限定下规律有序, 即大锥齿轮4的旋转轴与 中心杆1的轴线、的倾斜角 的角度一致, 所述大锥齿轮4上啮合有若干 均布的小锥齿轮5, 小锥齿轮5连接有连杆机构6, 连杆机构6包括与小锥齿轮5的齿轮轴固定 连接的第一连杆61, 第一连杆61的另一端转动连接第二连杆62, 第二连杆62的另一端转动 连接有第三连杆63, 第三连杆63的另一端与上平台3转动连接, 所述第一连杆61最短且做整 周运动, 所述第三连杆63做变速往返摆动。 当大锥齿轮4转动, 小锥齿轮5将旋转方向发生改变为 垂直于大锥齿轮4的轴线的轮轴与其所对应的第一连杆61的连接点为A 点, 第一连杆61与第二连杆62的连接点为B点, 第二连杆62与第三连杆63的连接点为C点, 第
14、 三连杆63与上平台3的连接点为D点, 其中AB之间的距离加上CD之间的距离要小于等于BC之 间的距离加上AD之间的距离; 其中第一连杆61为曲柄, 第二连杆62为连杆, 第三连杆63为摇 杆, 第一连杆61、 第二连杆62与第三连杆63共同形成曲柄连杆运动机构, 将木马固定在第三 连杆63上, 木马就会随着第三连杆63做变速往复摆动; 如果将木马的马头安装在靠近C点位 置、 马尾安装在靠近D点位置, 则第三连杆63向上摆动时马头上扬、 第三连杆63向下摆动时 马头下降; 如果将木马的马头安装在靠近D点位置、 马尾安装在靠近C点位置, 则第三连杆63 向上摆动时马头下俯、 第三连杆63向下摆动
15、时马头上扬, 从而模拟实现木马奔跑过程中的 摇摆动作。 0016 所述上平台3上固定设有固定架7, 所述小锥齿轮5的齿轮轴穿过固定架7连接第一 连杆61, 所述上平台3上还固定设有支座8, 支座8包括两个对称且间隔设置的座板81, 所述 第三连杆63位于两所述座板81之间并通过销轴与两个座板81转动连接。 小锥齿轮5的轴线度锥齿轮, 才能让木马垂直 说明书 2/3 页 4 CN 212141448 U 4 于上平台3摇摆, 小锥齿轮5通过固定架7固定在上平台3上, 第三连杆63与支座8转动连接, 在各连杆长度不变的情况下, 支座8
16、的高度决定了木马的倾斜程度, 当第三连杆63越趋于水 平木马的摇摆幅度越小, 反之第三连杆63倾斜程度越大则木马的摇摆幅度越大。 0017 所述上平台3上可拆卸设有下端开放的防护罩9, 所述大锥齿轮4和小锥齿轮5均位 于防护罩9内部, 防护罩9上开设有供所述支座8穿过的缺口, 所述连杆机构6位于防护罩9 外。 防护罩9一方面保护内部的机构不受环境影响而出现故障, 另一方面隔绝乘坐者与动力 传输部件, 以保护乘坐者的安全。 0018 所述中心杆1的下端连接有驱动装置, 所述斜底座2的下表面上固定设有套在中心 杆1上的座套21, 座套21连接有另一驱动装置。 斜底座2不动、 大锥齿轮4和上平台3转
17、动时, 木马仅在经过斜底座2高处时上升、 低处时下降, 整一个完整的过程平稳有序; 当给斜底座2加设另一 驱动装置后, 斜底座2以不同于上平台3或大锥齿轮4的转速转动, 这样木马升降的时机就取 决于斜底座2的转速, 斜底座2的转速越快木马升降频率越高; 旋转木马的乘坐者不仅有小 孩还有大人, 当乘坐者要求更刺激的体验效果时, 启动斜底座2的驱动装置, 既能加强木马 升降频率; 上述驱动装置不限于带轮机构和变速电机, 以控制木马的运动幅度在安全的范 围内。 0019 所述斜底座2下方转动连接有下端开放的大底座10, 大底座10上开设有检修口11, 所述中心杆1和斜底座2所连接的驱动装置均位于大底座10内
18、。 驱动装置防止在大底座内部 防止外部干扰损坏, 工作人员从检修口11进入大底座内部以进行点检、 养护和维修; 大底座 10固定于地面上, 大底座10的上表面安装支撑部12, 支撑部12上端固定连接旋转木马的顶 棚13。 0020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 启动驱动装置使中心杆1转动, 中心杆1带动大锥齿轮4和上 平台3转动, 大锥齿轮4又带动个小锥齿5轮转动, 连杆机构6在小锥齿轮5的转动作用下动 作, 其中第三连杆63上安装有木马, 木马跟随第三连杆63上下摇摆, 同时由于斜底座2的倾 斜角度而进行升降起伏; 当启动斜底座2的驱动装置时, 木马的升降运动频率增加, 以带给 乘坐者更刺激的游玩体
19、验。 另外, 木马上应当设置位于乘坐者前方和后方的两个挡板, 保护 乘坐者不因大幅度的摇摆而跌落。 0021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对比现存技术有利用连杆机构来驱动木马的创新点, 让 木马的摇摆运动更贴近于真实的奔跑动作; 利用斜底座来实现木马的升降起伏, 乘坐者在 上升至最高点时前方无遮挡, 相比普通旋转木马中总有同升同降的操作有更好的视觉效 果; 斜底座采用单独的驱动装置, 斜底座转动后加剧木马的升降频率, 给乘坐者提供了一种 更刺激的游玩方式。 0022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 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 构思的前提下, 本领域所属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 均 应纳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说明书 3/3 页 5 CN 212141448 U 5 图1 说明书附图 1/4 页 6 CN 212141448 U 6 图2 说明书附图 2/4 页 7 CN 212141448 U 7 图3 说明书附图 3/4 页 8 CN 212141448 U 8 图4 说明书附图 4/4 页 9 CN 212141448 U 9
)主动上传,专利查询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专利查询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马上给予删除!